中国确认抗战80年阅兵后,越南跟风办大阅,调集7000人要亮实力?_国家_中越_方阵

文|瓜田李的猹

编辑|沐语纪史

2025年秋天,东南亚地区将接连举行两场大型阅兵。

一是我国宣布将于9月3日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,这场大阅兵,我们将展示现役主战装备,还要邀请抗战时期做过贡献的友人和老兵参加。

信息来源:人民日报

作为抗战的四大战胜国之一,我国先辈用血泪换来了如今的和平。

现在我国繁荣昌盛,为了告慰先辈们的英灵,举办大阅兵是众望所归,借此机会我国也想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宽,也讲得更深。

展开剩余88%

可耐人寻味的是,就在此消息发布后不久,越南也宣布将在9月2日举行一场规模同样宏大的国庆八十周年阅兵。

据说越南这次是倾力筹备,调集了超过7000人的部队,势必要搞出大阵仗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越南同一年内的第二场大型阅兵,早在4月份他们就曾经举办过一次阅兵,还邀请了中国等外国军队仪仗队参与。

这次和我国前后脚的安排,是心有灵犀的默契,还是传递出不一样的信号呢?

越南为何如此执着于“走正步”

别以为越南是心血来潮,这场阅兵他们早就开始练了,七千多人,陆海空三军、公安、民兵一个不落,几乎是全国总动员的架势。

要说阅兵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儿,大家不应该如此敏感。

但巧就巧在,越南在今年四月底,胡志明市刚刚纪念完南方解放五十周年时就曾阅过一次兵。

一年内阅兵两次,这频率放眼全球都算得上是阅兵界的“劳模”。

而且在之前,越南并没有搞阅兵的悠久传统,这套“政治仪式加军事表达”的玩法,是2005年以后才慢慢学着中俄搞起来的。

背后的潜台词,是一种急迫感——对内,越南现任苏林和范明政政府上台不足一年,需要一场盛大的仪式来凝聚人心。

对外,则要摆出一个越南发展飞速的姿态。

即便自家仓库里的宝贝,跟歼-35、东风-17没法比,但只要队列走得够齐,口号喊得够响,精神面貌够昂扬,镜头里的气势就足够唬人。

这股气势,对内是强心针,对外则是信号弹:我很在乎我的地盘,别来招惹我。

毕竟越南这个国家,算是在大国夹缝间走钢丝,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翼翼。

所以细看越南的筹备,你会发现他们的阅兵更像一盘精打细算的棋。

一方面它卯足了劲要秀肌肉,计划中,国产的“海翼”导弹艇和“龙”式无人机都要首次亮相,这是在告诉世界,越南的军工自主不是说说而已。

同时,它还想拉上老挝、柬埔寨的军队一起走,营造一个以河内为小中心的区域安全朋友圈。

另一方面,它在外交舞台上把平衡玩到了极致。前脚刚跟美国人谈妥了T-6C教练机,F-16战斗机的合作也眉来眼去。

后脚就请来中国的仪仗队参加四月阅兵,运-20专机落地时,越南民众的“追星”热情一度上了新闻。

紧接着,两国又签了45项协议,高调宣布要构建“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”。

这种在两个巨人之间闪转腾挪,两边下注,既要又要的策略,是一个小国在大国博弈的牌桌上,能打出的最好一张牌。

历史成了最巧妙的“粘合剂”

如果说大国博弈是根绷紧的弦,那历史就是其中微妙的润滑剂。

中越两国,在反法西斯的战场上曾是并肩的战友,当年中国自己打得艰苦卓绝,也没忘了给同样被日本侵略的越南送去援助。

这段共同的记忆,一直从以前延续到了现在,也成了中越两方为数不多的联系纽带。

所以,当越南官方媒体在社论里写下“9月2日的胜利,既是越南人民的胜利,也是全体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”时,一切就都说得通了。

这手笔相当高明,它把自己国家的生日,巧妙地嵌入了更宏大的二战胜利叙事里,既抬高了自身的历史地位,又与中国的抗战阅兵形成了一种若即若离的呼应。

这既不是直接的叫板,也不是简单的跟风,而是一种心照不宣的“同框”。

但实力秀与姿态秀,终究不是一回事。

表面看,中越阅兵是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的热闹,但骨子里两场秀的核心完全不同。

中国的阅兵,是一次不折不扣的“实力展示”,坦克集群、导弹方阵、战机编队,每一个画面都是国家工业和科技实力的硬核广告。

它展示的是自己“有什么”,是一份清晰的家底清单,这是一场由底气支撑的硬实力宣言。

相比之下,越南的阅兵更像一出精心编排的“政治舞台剧”,在装备和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,他们把重心放在了“人”的身上。

方阵的整齐,节奏的精准,气氛的烘托,用人的仪态万方去展示出国家的形象与尊严。

即便没有漫天的机群,缺少震撼的钢铁洪流,光凭士兵们踢出的正步,也能走出他们想要的国家面貌。

比如这次特设的女兵方阵,是为了展示军队的亲和力,而复刻了殖民时期制服的骑兵方阵,更像一组“历史彩蛋”,实战意义几乎为零,但象征意义和镜头感却被拉满了。

这更像一场“姿态展示”,展示的是“我是谁”,是一种精心设计的精神面貌。

说到底,阅兵是国家的自我介绍,家底不同,开场白自然也不一样。

发布于:河南省